转自《国际糖尿病》
2016年5月8日上午,北大糖尿病论坛(PUDF)的“糖尿病并发症和伴发症筛查和诊断技术”专题中,英国谢菲尔德大学Solomon Tesfaye教授受邀做了题为“神经病变筛查技术的进展”的学术报告。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此类疾病的管理等问题,Solomon Tesfaye教授在会议现场接受了《国际糖尿病》记者的采访。
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(DPN)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是足溃疡和截肢最强的危险因素。然而,在上世纪80年代,因缺乏疾病的早期生物标志物,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往往较晚,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,治疗费用高。特别是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,会导致患者慢性疼痛、难以入睡、情绪焦虑。志在解除DPN患者痛苦的Tesfaye教授毅然投身该领域的研究。
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与管理
临床中,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大约为20%~30%,但实际上,若采用最先进设备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,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可能会达到50%甚至更高。这依赖于所采用的检查方法。如果使用较粗略检查,发生率较低;但若使用先进设备对神经传导、皮肤活检等进行更精细检查,其发生率将非常高。
Tesfaye教授等人发表于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的研究对此进行了探讨。神经病变的管理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综合管理,让患者戒烟、多运动、合理饮食、减重、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。
Tesfaye教授在数年前开展的研究表明,支配神经的血流受损也参与了神经病变的发生。同样地,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时,支配神经的血流也发生了异常。血流受损可导致神经纤维丢失,进而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感觉减弱。但是,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些不同,涉及小神经纤维、C纤维和包含大脑和脊髓的中枢敏感化。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。需强调的是,临床医生需学会采用一些设备如SUDOSCAN来检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,尽早对其做出诊断。